【地理位置】南开区位于天津市区西南部,境域地理坐标为北纬39°3'35"—39°8'3",东经117°6'8"—117°11'16",分别与河北区、和平区、河西区、红桥区、西青区5个区毗邻。区境东临海河,与河北区相望;沿荣吉大街、兴安路、南马路至南门外大街、卫津路和卫津南路分别与和平区、河西区接壤;西、南至密云路、芥园西道、陈塘庄铁路支线与西青区相连;北抵通北路、北马路、沿西马路至西关大街、津河、南运河与红桥区毗邻。南北长约9.2千米,东西宽约5.6千米,略呈倒立三角形。
【区划设置】南开区建有12个街道,17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2个街道分别为鼓楼街道、兴南街道、广开街道、长虹街道、向阳路街道、嘉陵道街道、万兴街道、学府街道、水上公园街道、王顶堤街道、体育中心街道、华苑街道。其中华苑街道和向阳路街道的西横堤系非属地管理。
【人口民族】至2017年年末,全区常住人口114.16万人,户籍人口32.69万户85.95万人。全区人口除汉族外,有回族、满族、蒙古族、朝鲜族以及壮、黎、土、土家、锡伯等少数民族。区内经常参加宗教活动信教群众2万余人。
【古迹遗址】天津卫“三宗宝”之首鼓楼,几经拆建,现存鼓楼建于20世纪末,鼓楼仍是天津历史的见证,是天津城市的地标。天后宫为全球数千座妈祖庙中唯一由皇帝下令修建的庙宇,是天津市区现存最古老的建筑,成为中国北方妈祖文化研究中心。天后宫中的妈祖,被民间尊为海神,后经历代王朝加封为天后圣母。天津孔庙称为文庙,是老城内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以府庙、县庙并列的建筑格局,别具特色。问津书院为天津早期正规教育具有代表意义的“五大书院”中仅存的一处。广东会馆是天津仅有的清代会馆建筑,以功能完整的建筑格局,精巧别致的内部造型令人叹为观止,更因众多历史人物曾在此驻足而名扬海内外。此外,还有玉皇阁、城隍庙、庄王府(李纯祠堂)、基督教仓门口教堂等重点文物古迹和历史遗迹。
【民俗文化】南开区民俗文化丰富,有老城文化、妈祖文化、民俗文化、博物馆文化等,天津中心城区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脉和民族文化资源集中于老城厢地区。2017年,区内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2个、区级文物保护单位6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4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1项,如“泥人张”彩塑、天津皇会、“风筝魏”制作、蔡氏贡掸、刘海空竹等。区内有市属博物馆、纪念馆(室)5个、区属博物馆2个、注册民营博物馆3个、居民各种规模收藏品数十类。
【经济发展】深入开展“双万双服”活动,调优存量、狠抓增量,经济发展稳中有优。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4.50亿元,比上年增长3.8%;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7.1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6.05亿元。金融业势头强劲,安邦保险、阳光财险、农行世贸支行等20家金融机构落户南开区,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1.8%。电子商务蓬勃发展,C92文化创意产业园、中关村e谷(南开)创想世界成为天津市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吸引京东到家等“互联网+”企业入驻。批发零售业提质增效,仁恒置地广场四期建成开业,大悦城等综合体带动商圈集聚发展。社会服务业占据区域经济半壁江山,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92.2%。制定深化区属国有企业改革实施方案,着力推动国企混改,加快出清注销空壳企业,完善国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和经营业绩考核。围绕“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落实营改增等结构性减税举措,降低企业成本8.71亿元以上。深化“放管服”改革,规范简化审批流程,取消、合并行政审批申请要件112件。深化商事登记制度“五证合一”改革,实现“一网通办、一次办结”,新增注册企业6031户,比上年增长14.07%。制定实施大力推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总数达6.81万户。着眼于增强环天南大知识经济创新圈辐射带动功能,构筑以业兴城、产城联动的新格局,规划建设启航湾创新产业区。完成启航湾实施路径研究,把毗邻南开大学的创新创业十字街区、环天津大学的青年湖片区和以启迪协信科技城为重点的西营门核心区“三大片区”连点成带,打造创新产业集聚区,促进创新要素向西区流动。科技城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吸引200余家高端企业洽谈签约,以高品质平台载体为支撑的创新发展在南开全面启航。财政科技投入近1亿元,促进凡柯尔科技等10个成果转化项目落地,光电生物所健康医学大数据平台投入使用。科技型中小企业4632家,规模过亿的科技型企业7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83家。支持凯英科技等3家公司登陆新三板,全区上市挂牌企业37家。在全市“专精特新”产品评选中,南开区7家企业获奖励。全区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61.7件,社会创新活力不断迸发。深度对接北京各类高端资源,促进科技、教育、金融、人才等多领域合作。健全专业+全员招商机制,在京派驻专业招商队伍,举办8场主题招商推介会,国安社区、中粮国际等3家央企二级总部落户南开区,引进北京企业206家,比上年增长20%。推进商务楼宇标准化建设,盘活空置楼宇30万平方米,打造海光寺、奥城商业广场两个10亿元楼宇聚集区。实现招商引资到位额255亿元,同比增长6.25%。
【城区面貌】编制总体城市设计。迎水道A、B地块挂牌出让,盈创大厦等项目开工建设,绿荫广场等项目进展顺利,盈秀园等项目封顶,全区在施面积406万平方米。提升改造道路12条,疏通排水管道88万米,增添和提升一批环卫综合设施,城区载体功能不断提升。以“迎全运”为契机,对367栋建筑立面进行综合整修,提升夜景灯光设施313处,打造天塔道“海棠大道”等多个绿化节点和妈祖公园等5处立体花卉景观。对450个居住小区环境进行集中治理,治理占路摆卖5600余处。全区214条可机扫水洗道路实现全天候管理。增设交通标志及护栏,治理机动车违法行驶和违章停车,交通秩序明显好转。结合中央环保督察,解决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一批突出问题,督察组交办的469件信访举报件全部办结,整改率100%。制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深入开展燃煤、扬尘污染、餐饮油烟和噪声污染治理,完成8196户散煤治理任务,全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及改善率位居全市前列。制定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对重点企业实施动态监管。全面推行河长制,建成津河西营门桥、陈台子河中孚桥2个水质自动监测站,水污染监管执法能力不断提升。严格落实总量减排任务,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实现增减平衡。
【人民生活】做好20件民生实事全部落实。重点开展高校毕业生和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工作,稳妥接收及安置退役军人,实现新增就业5.5万人。完善特困人员救助制度,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2亿余元,社会保险惠及全民。建成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残疾人综合服务站等设施,获批全国社区和居家养老改革试点区。五金城西和东王家台公租房项目工程竣工。建成天拖、南马路菜市场。第四十三中学等改扩建项目加快推进,天津师范大学南开附属中学和中营瑞丽园小学投入使用,联盟办学模式和校长职级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完成中医院扩建,建成三级区域医疗联合体,开展家庭责任医生签约服务,通过全国健康促进区验收和市级卫生城区复审。深入开展文明城区创建,强化社区宣传阵地建设,举办文化惠民活动1000余场,推动古文化街商贸旅游区提升改造。高水平完成第十三届全运会火炬传递南开段的组织实施工作,社区体育健身路径实现全覆盖,南开区在“中国—东盟”国际武术节取得优异成绩。建立“人往社区走、钱往社区投”机制,开展美丽社区、精品示范社区、星级社区创建评选,全面提升社区软硬件水平。启动实施老旧小区及远年住房改造三年行动计划,首批43个片区、310万平方米改造任务扎实推进。完善旧楼区长效管理机制,智慧物业管理平台运行良好。实施“精英社工”人才培养工程,社区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社会治理】深入开展消防、安全生产隐患和食品药品安全排查整治,为小区增配或改造消防设施,消除电梯安全隐患,彻底清理取缔汶水路非法药品交易市场。加强金融风险专项排查和监控预警,非法集资得到遏制。落实区领导包案制度,有效化解一批重点矛盾纠纷。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三级平台,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11件。加强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织密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网络,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完成第十三届全运会等重大活动安保任务,社会秩序保持安全稳定。
|